张家口宣化葡萄享誉全国 声名海外
发布时间:2015-09-14 09:34 | 来源:张垣生活网 | 编辑:张小垣 | 阅读:301次


漏斗形葡萄架

  张家口宣化葡萄又到了成熟的季节,说起宣化葡萄的栽种历史还是从唐代开始的。那时候早期从中亚引进的葡萄及其种植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并从皇宫流传至民间。

  唐代的宣化先称“雄武军”,后称“武州”,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都非常适合葡萄的种植和栽培。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葡萄的种植。

  宣化葡萄最早种植在寺院里,随后,在宣化城内官府、富户、寺庙、农家中,种植葡萄普遍推广开来。适于观赏、于庭院种植的漏斗架种植方式,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这是宣化独有的葡萄种植方式:在葡萄藤的四周撘一个圆形的架子,让葡萄的藤条顺着圆架向四面散开,盛夏之时藤条上长满绿叶,从高处俯看,整座葡萄架就像一个大的漏斗,漏斗架因此得名。直到今天在宣化种植葡萄的农户还传承这种栽种方式,由此算来大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1993年,宣化有过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城西下八里村北发现了十余座辽代家族墓葬。在其中一座保存完整的张文藻墓中,出土了整串但已干瘪的葡萄,保存完好。同时出土的还有盛放在鸡腿瓶中的粉红色液体,经国家文物鉴定中心的鉴定就是葡萄酒。墓室内绘制的《温酒图》和《弹唱图》壁画中都有盛酒的鸡腿瓶,特别是《弹唱图》,表现了女主人闲暇之时,在听着民间弹唱的同时,一边吃着水果、糕点,一边品尝美酒的情景。这时品尝的美酒,正是民间酿制的葡萄酒。这次考古发现是宣化葡萄种植史乃至全国葡萄种植史上的重大发现,证实辽代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已在民间广为流行。

  宣化辽墓出土的葡萄有一现象十分值得关注。从发现的墓志得知,张文藻下葬的具体时间是辽大安九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按阳历推算应该在五月中旬,但当地葡萄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前后成熟。如此推断随葬的葡萄只能是前一年采摘保存过冬的葡萄,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果农已经掌握了葡萄越冬的储藏保鲜技术。

  关于葡萄储藏与保鲜,辽宋时期出现一种新方法。在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讲到:“十二月,洗洁净瓶或小缸,盛腊水,遇时果出,用铜青末与果同入腊水收贮,颜色不变如鲜”葡萄等果“皆可收藏。”(腊水:即蜡粉水,是一种表面处理剂。铜青末:即铜锈粉,中药,又称铜绿。)

  宣化的冬天非常寒冷,先民们就创造了“埋藤法”:每年秋天采摘后,把圆形漏斗架全部拆掉,在地上挖出土坑,然后把葡萄藤条埋进土坑里,上面盖厚厚土层,第二年春天再把葡萄藤条从土中挖出来重新搭架。这种方法虽然繁琐,却非常有效。宋代名医唐慎微编写的《政类本草》一书中有:“葡萄不禁冬,北方须埋蔓,防冻”的记载;《大金国志》中也有类似的的叙述。关于葡萄的扦插技术、嫁接技术在历史文献中也都有记载。

  至元代,宣化葡萄的种植已相当普遍,也颇具规模。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帝令于西京宣德(宣化),徙万余户充之西域,种田与栽葡萄。楚材曰:‘先帝遗诏,山后民质朴,无异国人,缓急可用,不宜轻动,’帝可其奏。”万余户中虽不都是葡萄种植户,但不难看出葡萄种植的农户一定相当多。在宣化观后村的一处葡萄园内,至今还保留着近700年的元代葡萄老藤。

  明代,宣化成为长城九边之首的军事重镇---宣府镇,驻军高达五、六万人。城内布满兵营,葡萄种植多在城北柳川河两岸。清代,驻军锐减,城内北部、西部土地空置,大批葡萄农在此种植葡萄,使宣化葡萄种植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保存下来的地方志,如《宣府镇志》、《宣化府志》、《宣化县志》、《宣化县新志》上都有种植葡萄的记载。1922年编印的《宣化县新志》记述:宣化葡萄有三种“白葡萄,味甘皮薄,已熟者能切成薄片。赤葡萄,形似乳,土人谓之马乳葡萄,经冬则味变。红葡萄,色微红,迟熟,皮厚,蒂甚长,味甘微酸。能耐冬,次年五、六月犹有藏储者。”

  相传辽代的萧太后、明代的李自成、清代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都曾在宣化品尝过葡萄。清代还将宣化的白牛奶葡萄定为“皇家贡品”。1915年宣化白牛奶葡萄在巴拿马“万国物产博览会”获奖……宣化白牛奶葡萄作为葡萄产品中的佼佼者,享誉全国,声名海外,至今仍如此。

点击排行榜